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

新年拜拜

過年到北港朝天宮拜拜,已習之多年。
同樣地,我也會在戶籍地的斗六市去參拜,不是迷信,
心中有個宗教的信仰,是心靈的依皈。

過年前朝天宮,是最熱鬧的時節,
一直到媽祖娘娘誕辰紀念前,都是參拜進香的高峰。

廟埕內人擠人,參拜進香的流動,是後方推前方的移動,
要小心的是,當停步上香時,不要被推擠而撞到其他人、
或是跌倒,更要留意自己手上持的香不要傷到人,
當然,自己也不要被別人的香觸到。很燙、很痛的。

參拜之後,已是中午過後,
順著媽祖廟正門前逛老街,
想想北港的小吃,在國內算是有點名氣的(應是與進香團有關),
就選定一家用餐(忘了記店名),
我們這一桌點的餐點包括蚵仔煎、炒飯、虱目魚肚湯,這三種。

客人不斷地進來、出去,從店門口至後方,大約有十來個圓桌吧!
服務生基本上有四五人,除了一位中老年的先生偶爾幫忙點菜,
只有一位大約卅上下的小姐和較年長的婦女,
她們也負責端菜的。

蚵仔煎一直沒有上桌,(但客人不斷進來,各桌都一直點菜…),
好不容易,在門口料理蚵仔煎的婦人端了一大盤(上有四五盤蚵仔煎),
她也一路喊著:「誰有叫(點)蚵仔煎?」
(咦!我們不是一開始就點了嗎?而且告訴桌號啊 …),
我看機不可失(飢腸轆轆),就舉手喊了「這邊…」,
然後,這位婦人就從我們桌旁走過去了……
(我講錯了嗎?還是…她沒看到?…)

我們一桌相視而無奈…(等好久了呢!比我們晚到的鄰桌都上菜了呢!)
過了一陣子,這位婦人繞到餐館最後一桌再繞回店面(我們在第1桌),
「有誰叫蚵仔煎」…我看沒人應答,再度舉手「這邊…」

她終於端過來了,大盤子上只有兩盤,「你要幾盤?」
(咦!我不是點了三盤嗎?)「三盤」
沒關係,我那一盤再等就好了,
但我已聽到抱怨,蚵仔煎的麵漿黏黏、不熱,沒有酥酥的…
先拿到這兩盤的人,還沒動筷子,就已經不太想吃了,
我安慰:沒關係啦,都已經點了,先吃吧! 等一下可以吃炒飯、喝熱湯…

食客來來去去,兩盤蚵仔煎雖然飽受批評,但總是慢慢地吃,
食客來來去去,咦!我那一盤蚵仔煎…這麼難「煎」嗎?

又過了一陣子,比我們晚到的另一排第一桌已經要結帳了,
「多少錢?」「8百+…」,「喔!」
…我瞄了一眼,好像沒多少菜…

「有誰叫蚵仔煎…」
又來了…
「我…」,

這次,這位婦人直接將大盤子送到我們這一桌來,
大盤子上堆了「兩層」小盤子的蚵仔煎…
「自己拿…」
「啊!要我自己拿一盤喔!…喔!…好…」
我端下最靠近我的、上層的那一盤蚵仔煎…
綠底盤子上的蚵仔煎,白白的麵漿會隨著盤子晃動而搖動…
多奇怪的蚵仔煎啊!

先前在「享用」蚵仔煎的兩人早已停筷,但都各剩下一半以上未吃…
一飯一粒都是前人辛苦,不能浪費…我的祖先是務農的,我深言不疑…
蚵仔煎的麵漿軟到用筷子夾不起來呢!(這是什麼情形…)
蚵仔,沒幾粒…茼蒿…沒幾片,
而且,我那一盤的部分菜葉呈深綠帶焦了…
我夾起來吃,這是最酥脆爽口的部位了。

「如果飯和湯還沒有做,我去取消好了…」對面的人說。
「這樣不禮貌,應該是我們都吃完蚵仔煎後,再等一會兒,再請店家取消」 我說。


我繼續吃著「蚵仔煎」,沒兩分鐘,
「如果店家還沒炒飯和做湯,你去取消好了…」,這句話,也是我說的!

兩分鐘後,我們付了120元,走出店面。


我頭也不回,「下次,不要來這邊吃東西了!」

我們開車到麥當勞,點了一份麥香雞餐、買了一盒分享餐,
再花350元,大家都吃得很快樂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